针对河套灌区气候特点,选用草原所自主培育的“中草13号紫花苜蓿”开展高产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生长第2年该品种的干草产量达1632kg/亩,比公农1号、敖汉苜蓿和草原1号分别增产25.2%、34.0%和30.9%;改变传统收获制度,由刈割3茬改为4茬,产量增加了16.2%,其中中草13号、公农1号、敖汉苜蓿和草原1号收获4茬比3茬分别增产29.7%、11.6%、15.1%和0.7%。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科技日报] 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创制成功2025-06-25
- 韩天富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25-06-24
- [人民日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中麦578黄淮海区创大面积实收高产典型2025-06-24
- 习近平将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5-06-24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蜂机协同高效授粉助力新疆白杏单产大幅提升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细长粒型水稻如何高产?这个因子有“办法”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