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遴选推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杨青川研究员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2013年度“风鹏行动•种业功臣”称号。
从1989年开始,杨青川研究员一直从事苜蓿的遗传育种工作,目前已育成4个苜蓿新品种,中苜1号、2号、3号苜蓿品种已在河北、山东、天津、河南、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育成的耐盐苜蓿新品种“中苜3号”在含盐量为0.3%-0.4%的盐碱地上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在黄淮海地区旱作条件下,亩产干草1000公斤以上。不仅增加了优质饲草的产量,培肥地力,而且大大提高了盐碱地的利用率,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决定从2013年起,每3年组织实施1次“风鹏行动•种业功臣”项目资助遴选活动,主要资助为全国种植、畜牧、水产3个行业中在种质收集鉴定、种质创(新)制、品种选育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资助金额为10万元人民币,用于受助人继续开展有关育种工作的支出补助。2013年度“风鹏行动•种业功臣”候选人全部由1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荐,每个产业体系遴选1人。(通讯员 邬震坤)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科技日报] 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创制成功2025-06-25
- 韩天富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25-06-24
- [人民日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中麦578黄淮海区创大面积实收高产典型2025-06-24
- 习近平将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5-06-24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蜂机协同高效授粉助力新疆白杏单产大幅提升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细长粒型水稻如何高产?这个因子有“办法”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