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科技支撑中药材产业发展 融合促进乡村经济振兴
——加工所专家赴湖北省英山县开展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题调研
发布时间:2018-05-24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作者:杨晓慧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与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企业代表一行赴湖北省英山县实地考察了中药材种源及种植基地,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就中药材产业现状、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
据悉,英山县中药材产业品种丰富、品质优良。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英山县开发了丰富的特色中药材资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正在向康养产业延伸,向大健康、大旅游等产业融合,已成为英山县支柱产业。然而,迫于技术短板,当地中药材一直处于初级种植阶段,产业融合发展和依靠科技深度开发的潜力巨大。英山县和企业界热切希望按照市场运行机制与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和中国农科院合肥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展开交流与合作,建立大别山中药材基因库、试验基地、原种基地、加工基地,以科技创新为英山发展提供助力,发挥金融和市场的优势,创新和金融双轮驱动,加速英山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大健康产业的大发展。英山县委、县政府将提供各种优惠的条件和良好环境,为科学家、企业家服好务。
调研中,专家一致认为,英山县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的指示精神,以英山县特有的道地中药材资源为抓手,开发系列康养保健食品,培育产地、产品和企业品牌,努力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目标,充分调动农民、企业、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加速英山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和全面小康的步伐。
戴小枫与相关专家还就当地中药材产业特点,在中药材种植与原种繁育基地、产业升级、品牌建设、市场开发、“产学研政银”以及多要素聚集、多主体培育,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通讯员 杜坷)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