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锡锋在中日农产品加工合作研究座谈会上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历来非常重视中日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与日本多个研究机构、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国农科院将尽全力支持中-日农产品加工联合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交流与科技合作,为两国农产品加工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戴小枫认为,农产品加工业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产物也是其发展的方向。为了进一步做好中-日农产品加工联合研究中心各项工作,他建议:一是进一步深入探讨、细化合作内容,在多边国际合作项目的发起和组织上早日有所突破;二是进一步加强在农产品加工科技前沿的合作,多出成果,把中-日农产品加工联合研究中心建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的中心;三是进一步加强双方高级研究人员互访和青年人才的交流与培养,特别是在博士生、博士后人员和长期研修生的互派上加大力度,形成常态。他相信,中-日农产品加工联合研究中心在双方的大力支持下,一定能取得丰硕成果,为两国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造福于两国人民。
林清认为,建立中-日农产品加工联合研究中心对中日双方研究机构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日本政府对围绕消费需求开展的农产品加工科技活动非常支持。他希望双方能以此次中心的建立为合作起点,加强人员互访,逐一落实合作计划内容,尽快结出硕果。
日方代表还分别做了题为“日本食品中辐射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大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学术报告。戴小枫代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向林清所长颁发了聘书。
通过座谈与交流,双方进一步明确了以下4项合作方向和合作内容。一是以中-日农产品加工联合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强人员互访和青年科技人员的交流与培养,提升双方青年科研人员素质;二是以中-日农产品加工联合研究中心为依托,加强双边或多边国际合作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如日本国际协力机构项目等,提高双方的国际合作能力和影响力;三是就共同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建立双边学术交流长效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每年明确1-2个重点方向,开展联合研究;四是初步确立了双方近期合作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中日两国传统食品工业化及食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辐射危害控制与降解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和食品产地溯源技术等。
中-日农产品加工联合研究中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在国际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国际合作平台搭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