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建传播平台 共襄农业科技传播事业
7月26日,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成立的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农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农专委”)一届一次会议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许英,农专委主任、中国农科院办公室主任高士军,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马秀勇,生物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姜梅林,特产研究所副所长李滋睿,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张应禄,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蒋建科等出席会议。
许英指出,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公众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关注度持续升高。尤其是近年来,涉农突发事件、农产品安全事件等屡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由于公众缺乏相关的科技知识,农业人科技人员缺乏有效传播渠道,媒体缺乏适合的专家资源,致使一些事件得不到及时的答疑解惑,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许英希望,农专委不忘“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升公众的农业科技素养”这一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增强改革意识,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传播理论研究,探索传播方式方法的创新;凝聚业界力量,促进各会员单位间的优势互补、交流与合作,推动媒体与产学研用结合,发挥好“农专委”平台的作用。为贯彻落实“扶贫”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提升农业科技传播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高士军强调,农专委创立伊始,但背靠全国农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中央媒体的强大资源,有能力、有责任做好农业科技传播工作。高士军要求,下一步,农专委要紧密结合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各项工作部署,依托各方优势力量与资源,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广泛调动会员积极性,集思广益、开拓进取,把农专委的活动做得有声有色,形成强大的农业科技传播“朋友圈”,为农业科技传播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农专委委员,并在此基础上,经投票选举产生农专委副主任。
据介绍, 2016年11月5日,经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五届五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农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农专委已招募个人会员80名,会员单位29家,其中会员单位由中国农科院23家院属单位及6家省、自治区农科院组成。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