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建设项目,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所有批复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共建成大豆光温反应鉴定处理设施、大豆抗胞囊线虫病鉴定池、耐盐鉴定池、晒场等3471.85平方米,购置实验仪器设备64台(套)。该项目本着“边建设、边运行”的原则,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并于近日通过了验收。
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已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符合农业部批复的文件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实行了法人责任制、合同制和监理制,大宗仪器设备实行了统一采购,工程管理规范,各种手续完备,造价控制严格,项目监理规范,符合农业部建设项目招投标和建设管理规定;经费专款专用,严格按照投资计划和有关财务管理的规定支出;档案资料完整。
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项目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大豆遗传改良的研究条件,实现了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的全面提升,成为我国大豆遗传育种的重要基地。在大豆新品种选育,材料创新,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大豆育种理论与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2000年以来,共审定大豆新品种25个(其中国审品种9个),申请新品种?;て分?个。国审品种“中黄13”已在10余个省市推广种植,2005年推广面积达400万亩,成为目前黄淮海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该品种还申报了韩国植物新品种?;ぃ晌夜蚬馍昵胫参镄缕分秩ǖ牡谝焕?。大批优良新品系在国家及省级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育种后势强劲。同时,种质资源鉴定、分子标记、转基因育种及发育生物学等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竦霉壹笆〔考督崩?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请专利3项,在《Plant Physiology》、《Planta》、《Plant Molecular Biology》、《科学通报》、《作物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分享到
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06-04-29
|来源: 作物科学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