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农业部国际合作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主办,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承办的“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作网暨农产品产地质量提升学术研讨会”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嵋樽芙崃?ldquo;农业水、土、气、生污染综合防治”项目,经过近10年的实施取得的成绩和下一步的工作目标。该研究通过系列深入的工作,探索了农业污染综合防治在提升农田质量方面的作用及有效途径,为从源头上保障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与质量安全,也为构建“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作网”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项目主持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章力建研究员介绍说,“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理念是中国农科院科学家首次提出的全新概念。其核心是:不合理的农业生产与管理方式,是造成农业生产系统“水、土、气、生”立体污染“源”的重要因素;外界污染“源”能通过“水、土、气、生”立体渠道进入农业系统,形成污染“汇”;农业系统内的“水、土、气、生”污染链条呈现立体交叉,循环影响;农业是一种生态产业,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是有效防治立体污染的重要途径;科学阻控污染发生过程,消减污染物“水、土、气、生”界面集聚,必须设置立体污染链条关键节点阻控机制,系统化综合防治污染发生。10年来这一理念得到了该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并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10年中,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项目组成了跨学科、跨院所、跨地区、跨国界的“联合研究团队”,沿生态环境、产地环境和环境经济管理三条主线展开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与产地环境质量研究与科研平台建设,累计完成各类科研任务100多项,培育、孵化了重大国家农业环保项目10多项,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取得科研成果奖4项(其中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华东地区优秀出版专著奖一项),出版专著20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获得专利8个,撰写重要规划10多个、政策建议20余份(其中有5份上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全国人大)。
与会领导和专家认为,该项目创建的以“圈层”理论和“源头阻断—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理念为代表的一系列立体污染综合防治创新思路影响并推动了农产品产地质量提升及相关环??蒲邢钅垦芯磕J降淖浜痛葱?,为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扩大国外市场作出了贡献,并为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及建立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悉,该项研究获得多个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财政部于2006年率先启动了“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条件建设”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在防控农业立体污染和产地环境质量建设中的作用”项目??萍疾坑?008年设立了“农业立体污染防治技术与模式研究”项目。农业部从2012年起先后启动了“东盟与中日韩(10+3)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作网”和“上合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等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农科院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2005年成立了农业立体污染防治和产地环境质量研究中心,特别是自2013年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以来,进一步加强了“中心”的研究力量,突出了以集成创新为主的科技创新研究。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指出,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作为一项全局性、前瞻性、公益性工作,应长期予以支持,以加速实施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战略,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