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颁发 “重组杆状病毒rBmNPV(ChIFN-α)表达鸡α-干扰素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
据悉,我国是养鸡大国,在传统养殖业中,病毒性传染病占据主要地位,危害畜禽的健康,由于其具有变异快、非典型、易暴发、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等特点,给动物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化学药物、疫苗等存在易形成耐药性、药物易残留、病毒变异多样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型制剂来加强对病毒病的防治工作。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重组干扰素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途径。
生物所张志芳领衔的微生物蛋白质工程团队,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以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载体,在家蚕体内实现鸡α-干扰素蛋白的高表达。该系统具有表达效率高,表达的外源蛋白质可进行翻译后修饰,生产成本低、能源消耗少、无废气污染等多项优点,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该项研究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对于保障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我国畜禽疾病防疫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讯员 崔艳)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