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粮食安全预警的关键空间信息技术合作研究”通过技术验收。该研究实现了大范围多尺度作物空间格局信息提取,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相关技术空白。
据了解,该项目针对我国农情遥感监测业务系统对支撑粮食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的需求,与美国马里兰大学等单位合作引进了农作物种植结构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定量遥感/模拟技术、基于同化生长模型的作物产量模拟技术、模型的作物增产潜力评价技术、作物种植结构空间模拟技术、粮食安全预警平台技术等6项关键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应用试验,使我国粮食安全预警等关键空间信息技术实现了跨越发展,为我国农业生产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该项目研发了适合我国农情的区域作物种植结构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改进了区域作物长势监测与评价技术,信息服务能力提高到每周1次;建立了适用我国的小麦玉米优良品种资源数据库;建立了区域作物生产潜力预测模型与基于遥感技术的区域粮食安全预警模型;完成了适用于我国粮食安全早期、短期和中长期预警技术体系,建立了中国粮食安全与早期预警系统理论模式与原型系统平台;取得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发表国内外论文37篇,申请专利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项目成果对高分重大专项农业应用项目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拓宽了农业遥感国际合作的渠道,积极推动了GEO农业国际合作,提高了我国农业遥感的国际影响和地位,形成了良好的农业遥感国际合作与交流环境,初步建立了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并成功申请2项欧盟FP7项目,建立了良好的技术联合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机制,合作成果和引进技术已经应用于农业部农情遥感监测业务。(通讯员 唐鹏钦)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