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农业部国际合作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主办,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承办的首届“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作网暨农产品产地质量提升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嵋橛芍泄┛圃汗屎献骶志殖ふ怕奖牒?a target="_blank">资划所副所长徐明岗分别主持。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屈四喜巡视员、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贾敬敦主任、财政部财政经济出版社黄琦社长、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代表、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代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和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交流和探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即亚太地区合作的经验和途径,并总结了由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等部门和相关国际组织支持的“农业水、土、气、生污染综合防治”项目经过近10年的实施取得的成绩和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嵋橹赋觯昧煊虻难芯砍晒釉赐飞媳U衔夜┎返挠行Ч└胫柿堪踩肮菇?ldquo;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作网”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会议认为,该项目创建的以“圈层”理论和“源头阻断——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理念为代表的一系列立体污染综合防治创新思路,影响并推动了农产品产地质量提升及相关环??蒲邢钅垦芯磕J降淖浜痛葱隆M币参岣呶夜┎返墓示赫袄┐蠊馐谐∽鞒隽斯毕?。为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及建立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打下了良好基础。
会上,项目主持人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章力建研究员和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蔡典雄研究员分别介绍了项目总体目标和实施状况。相关课题专家在会上作了研究报告,同时会议代表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据悉,中国农科院对该领域研究十分重视。近10年来,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项目组成了跨学科、跨院所、跨地区、跨国界的“联合研究团队”,沿生态环境、产地环境和环境经济管理3条主线展开的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与产地环境质量研究与科研平台建设,累计完成各类科研任务100多项,直接项目总经费约1亿元,培育、孵化了重大国家农业环保项目10多项,累计项目总经费超过10亿元左右,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出版了专著20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获得科研成果奖4项左右。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