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心叶甲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毁灭性重大外来入侵害虫,1992年被列入我国对外检疫害虫名单。该虫原产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先后传入亚洲、非洲、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国,害虫繁殖力强,世代重叠,幼虫、成虫均深藏叶心取食危害,破坏性大,防治药剂不易触杀。1999年椰心叶甲侵入我国广东,2002年侵入海南,被害植株数在过去25个月内竟扩大了27倍。现已直接威胁海南、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省区林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严重影响疫区进出口贸易,已对生态景观造成巨大破坏,有可能演变成新的生态环境灾难,控制椰心叶甲的蔓延和危害迫在眉睫。
2003年底,应国家林业局要求,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与海南省林业局开展合作,进行了利用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的技术研究,以张泽华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在菌株筛选、生产工艺、剂型研制、林间施用技术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提出“隔株施药,点片结合,综合防治,持续控制”的椰心叶甲可持续控制技术,实现了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的关键突破,研究同时表明,绿僵菌制剂有一定的扩散控制效果,对非靶标生物蠼螋、小蜂、姬蜂等几十种潜在天敌昆虫没有负面影响。目前应用绿僵菌制剂在海南省已防治5.5万株感虫椰树,由于其对环境安全,控制椰心叶甲效果显著,持续防治技术实现了综合配套,被誉为防治椰心叶甲的又一利器。
2004年9月19日,海南科技厅邀请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省林科院、广东省林科院的有关专家,在海口市召开了“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可持续配套技术研究”的评审会。专家认为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研究取得了进展,大面积防治效果显著,为重大检疫害虫椰心叶甲的生物防治寻找到持续控制的方法和途径,并建议林间大面积示范推广该技术成果。
2004年10月25日至26日,国家林业局在??谑姓倏耙囊都卓刂萍际跹刑只帷保嗉铱蒲?、管理单位的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现场考察了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效果??疾斓隳诒缓σ髯畛醭善莼疲衲?月应用绿僵菌对其中的600多株防治后,点内4500多株被害椰树的绝大部分已重新焕发新绿,防治的效果极为明显,绿僵菌防控椰心叶甲技术获得了一致肯定。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梅旭荣所长、产业处周湧处长参加了会议,张泽华研究员应邀做了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研究与应用的专题报告。与会期间,还就绿僵菌研究项目的申报、推广应用、制剂产业化等事宜同国家科技部、海南省林业局、相关企业开展了广泛接触与磋商,初步达成了研究所每年向海南省林业局供应5万株椰树绿僵菌制剂的意向。(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产业发展中心供稿)
分享到
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可持续配套技术获成效
发布时间:2005-06-07
|来源: 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