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麦175在北京和天津郊区及河北廊坊和保定地区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河北香河县刘宋镇吴庄村种植1050亩,专家测产亩产1052斤,高碑店市试种2300亩,测产亩产也超过1000斤。农户普遍反映该品种产量高,面粉白,抗病虫,抗倒伏,易管理,明年将继续扩大面积。
中麦175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育成,2007年分别通过北京市和山西省品种审定,2008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 编号: 国审麦2008016。它实现了高产潜力与优良面条品质、抗病性、抗倒伏性与早熟性的良好结合,是北部冬麦区具有重大推广价值的新品种。它有三大特点,第一,产量高,产量三要素协调,亩穗数45-56万,穗粒数28-34粒,千粒重40-42克。2006-08年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92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9.0%, 居第1、2位,生产试平均亩产488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6.7%, 居第1位。2004-07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新品种展示,亩产分别为540公斤、471公斤和542公斤,平均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13.4%,三年皆居首位。2007-08年度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扬户屯村试种200亩,经专家测产验收,亩产624公斤; 收获时随机实收1亩,实打611公斤。第二,品质优,籽粒饱满度好,面条品质优良,口感、颜色和粘弹性均好,优于对照雪花粉。连续两年测试,籽粒锌含量超过40毫克/公斤,营养价值高。第三,抗性强,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抗寒性强,株型紧凑,株高75-80厘米,抗倒伏性好。灌浆速度快,落黄好,中早熟。中麦175适宜于北部冬麦区中上等肥力水浇地种植。以10月初播种为宜,亩播量10公斤左右。
分享到
国审小麦新品种中麦175丰收在望
发布时间:2009-06-17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