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科技赋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研讨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嵋橛芍泄┭Щ嶂靼?,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一线种植主体的80余位代表参会。与会院士专家聚焦粮食主产区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核心科技需求,围绕“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开展专题报告和交流研讨,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供科技支撑与解决方案。
会上,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明岗作题为《我国耕地地力提升与粮食安全》的报告,指出有机质是土壤肥力和构建高标准农田的核心指标,提出通过农田固碳实现增产增效的协同路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总农艺师王积军围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重点任务,提出当前要更加突出“四良”融合与关键环节突破,推动专家试验田高产潜力加快转化为大田产能。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存祥作《大豆产业形势与发展举措》专题报告,提出从种源创新、高产株型创制等方面协同发力,系统破解我国大豆单产提升的瓶颈问题。
围绕区域特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谢瑞芝、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昭海、中国农学会原常务理事韩贵清、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占祥、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副院长解保胜、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院长丁俊杰等六位专家,从玉米单产提升、作物产量差、黑土地保护利用、旱作单产提升、三江平原粮油作物增产痛点破解等角度进行交流,分享了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技术路径和思考建议。在专题研讨环节,农机专家重点交流了农机农艺融合的思考,桦川县、桦南县、富锦市的种植大户与农业企业代表就增产制约因素、实践经验与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发挥等展开互动研讨。
中国农学会党委书记刘瑞明指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要求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农业农村部将其作为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本次会议是中国农学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服务农业农村部党组中心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学会成立100周年贺信精神的具体实践,旨在更好发挥学会广泛联系专家的优势,助力“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
佳木斯市政府副市长窦鹏辉表示,佳木斯市将现代农业产业确立为“一号发展工程”,把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首要任务。在稳定种植面积基础上,聚焦品种更新、技术集成、农机配套、田间工程、防灾减灾和示范创建等六方面协同推进。今年全市将高标准完成1.41万行勺轮式播种机替代任务,打造9877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示范田和171处单产提升示范田,推广应用高效栽培技术560万亩,推动粮食生产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
期间,专家代表赴桦川县新峰水田地块、玉成合作社、百禾合作社以及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实地察看和交流水稻、大豆、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与新技术推广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