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ぱ芯克?/a>获悉,该所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控制团队研究发现,棉铃虫苏云金芽孢杆菌(Bt)毒素受体基因ABCC2的变异可以导致其对Bt作物产生高水平的抗性,但这种变异显著增加了抗性棉铃虫对另外一种生物毒素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相关研究成果2月1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公共图书馆·病原(PLoSPathogens)》上。
据悉,苏云金芽孢杆菌(Bt)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晶体蛋白对多种害虫具有毒杀作用,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Bt棉花、Bt玉米和Bt大豆已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化种植。
阿维菌素是一类具有杀虫、杀螨和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广泛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腺苷三磷酸结合盒式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膜整合蛋白,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ABCC2是ABC转运体家族基因的重要成员,负责在昆虫的肠腔及消化道中富集运送重金属离子、次生代谢物到体外,是昆虫体内新发现的潜在的毒素受体,在昆虫代谢清除外源毒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该研究发现,棉铃虫ABCC2是Bt毒素Cry1Ac的受体,其变异可导致Bt-Cry1Ac毒素丧失在棉铃虫中肠内的结合位点而产生对Bt作物的高水平抗性。由于棉铃虫ABCC2基因具有从虫体内代谢排除阿维菌素的生物学功能,ABCC2的变异导致了阿维菌素在虫体内的积累而显著增加了其杀虫毒性。该研究证实了棉铃虫对两种生物毒素存在负交互抗性现象并阐述了其分子机理,为棉铃虫等靶标害虫对Bt作物的抗性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本研究还为深入解析棉铃虫/Bt毒素/阿维菌素的互作关系,进一步明确昆虫与病原微生物的协同进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