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明明 通讯员王福海)近日,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江苏省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的支持下,利用从家蚕种质资源筛选评价中获得的抗BmNPV(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成功培育出一对针对养蚕生产中主要发生的病毒?。ㄋ壮蒲盒团Р。┚哂懈叨鹊挚剐缘南那镉眉也闲缕分?mdash;—华康2号(HK2)。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日前通过了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家蚕血液型脓病一直是对养蚕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该病近年来呈日益猖獗之势,导致部分地方发生蚕茧颗粒无收的惨剧,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华康2号(HK2)是科研人员选择我国蚕区推广量较大的夏秋用蚕品种秋丰和白玉作为受体,用BmNPV耐受性基因载体品种N做供体,采用杂交、回交、抗病基因纯合固定及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的耐病力是原系统秋丰×白玉的12800倍,其发育经过、丝质、茧质等主要经济性状与原系统相仿,万头收茧量、万头产丝量却分别提高5.5%和9.6%,解舒丝长增加60 米,洁净提高1.1分,达到了实用化水平。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