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茶园地形复杂多样,山坡地占65%,且种植农艺差异性大,实现机械化生产异常艰难。茶园机械化生产起步较晚、发展滞后,茶叶种植与管理作业长期以来人工,仅部分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等)茶区少量引进并应用日本的单人、双人抬式采茶机、修剪机,截止目前茶园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仍不足10%,名优茶采摘、深耕、施肥、除草等其他环节作业均由人工完成。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茶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以茶园板结土壤耕作、绿色植保和名优茶采摘等关键技术为重点,创新提出了“分形而治”“动力平台+”的茶园生产机械化发展技术模式,分别研发了适宜于陡坡茶园(>25°)、缓坡茶园(15°-25°)和平地茶园(<15°)的轻简型系列茶园机械化作业装备、低地隙多功能茶园管理装备和高地隙多功能茶园管理装备,创新提出机械化模式先导以及仿生耕作、负压绿色防控、仿生与智能化采茶等理论与技术,形成了适应我国茶园条件的机械化作业技术装备体系,先后通过中国农学会、中国茶叶学会评价,院士专家组一致认为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基于三种地形茶园的集成装备,较国外同类机具,功耗降低10%,茶叶完整率增加10%,化肥农药减施增效10%~20%,茶叶增产10%~20%,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881.19元/亩,综合效益提高40%。成果核心技术连续三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已在全国21个主要茶产区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成果应用促进了茶叶绿色生产、提质增效,为茶业机器换人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与装备。